前几天聆听了何善蒙教授的讲座,感受颇深,特此记下。

人们常说中国历史上一共有两个半圣人,孔子,王阳明,而曾国藩算半个。“立德立功立言真三不朽,明理明知明教乃万人师。” 是后人对王阳明一生的总结。人们往往只记住了他的心学,却忘记了他自身的成就,其实他的一生也是具有传奇色彩的。王阳明幼时在京师读书时,曾问老师:“什 么事情是最重要的”,老师回答他说要考取功名做官,而他却回答老师,最重要的应该是读书做圣人。这真是何等崇高的理想愿望啊,幸运的是他用一生最后完成了 这一壮举,并提出了心学的理论。其心学理论对日本明治维新和中国近代都产生了显著的影响。

心是天地万物的所在,心外无理、心外无物,是心学的基本观点。意思就是如果要认识事物的真相,那么只需要探求自己的内心就可以了。“你未看此花时, 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 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常常被作为王阳明心学是主观唯心主义的证据,但其实他并没有说没看这朵花时,花就消失了,而是这朵花在你没看时便失去了意义。也就是说心学并没有否定事物 的客观存在,而是强调外物与内心的联系和意义。

其实,我曾经对死亡感到恐惧,人类难道只是基因和模因的载体吗?中国传统中最注重的就是事物与内心的关联,如果一个事物没有意义,那么这就不应该存 在,一个事物是否存在并不重要。人在宇宙中是微不足道的,人总有一天会死去,是不是这一切都没有意义呢?人生本来就没有什么意义,人生的意义在于你赋予他 什么意义。我们幼时,常常与 “别人家的孩子” 作比较,总是将他人作为自己的榜样,模仿着他人的生活轨迹,努力成为别人,却忘记了思考自己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不然殷浩也不会说出 “我与我周旋久,宁作我。” 这句话。

那么在当今的社会中应该如何保持自我? 何教授认为,人所做的事情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自己想要做的,另一种是不得不做的,只有当前一种占到生活的多数时,自己才会感到快乐。怎样判断自己的内心是否安宁?这没有一个固定的标准,取决于每个人的自我判断。

心安理得,以前一直用着这个成语却不知其准确的含义。然而王阳明认为,唯有心安才能理得,如果自己的内心都不相信自己是否合理,那么自己肯定会感到 焦虑。良知,在心学中也就意味着终极真理,致良知则是把良知运用到生活中的各种事物当中去,也就一位置知行合一。而知行合一指的是认识事物的道理和实践是 密不可分的,也就是言行一致,但在这里知并不是指普通知识,而是道德意识。比如说看到老人跌倒应不应该扶起来,人的直觉当然是扶起来,则也就是人们的良 知。如果经过思考,想到自己扶起来的利弊,那么这就背离了良知了。

王阳明先生临终前,弟子问他还有什么想说的,他便留下了 “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这短短几个字。这样的境界恐怕没有几个人再能够达到了。

王阳明的致良知和迈克尔桑德尔的培养德行和推理共同善有异曲同工之妙,看来人类的崇高价值总是相似的——为了整个世界的幸福而努力奋斗。